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支援武汉医疗队赵德仁医生

    信息发布者:张良山
    2020-02-21 08:04:52   原创

    我接到了驰援湖北疫情的通知,虽然消息来的有点突然,但是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平静的,十几年的临床医疗工作已经把我磨练的处变不惊了。接到通知的第一感觉,就是没有人比我更适合这次出征任务:我觉得一方面专业相符合,我专修的是呼吸科,另一方面,我在2009年参与了防治甲流的工作,经验丰富。我是一名有着16年党龄的党员,也是医院的技术骨干。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站出来,顶上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以我毫不犹豫请战,非常荣幸,在众多请战人员中,院领导信任并推选了我,我光荣地成为甘肃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成员。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妻子后,同样作为共产党员和医务人员的她,稍稍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我知道她的担心,担心我的安危,担心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我们都在医院上班,工作繁忙,尤其她是一名妇产科医生,经常加班加点,不能按时下班是很正常的事。好在正值假期,两个孩子可以送到姥姥家。“有国才有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家里的这点小困难,克服一下就过去了,你就放心去吧”妻子安慰我。
    时间紧,

    武威市副市长王雁同志给我们武威地区一行9人召开了简短的动员会后,我们出发了,当天晚上,到达了兰州,在兰州和来自全省各地的支援队员们一起接受了有关疫情知识的培训。第二天,省委书记林铎同志亲自前来驻地授旗,并作了出发前最后的动员讲话,给予了我们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勇气。在兰州中川机场登机前,机场工作人员站成一排,为我们高呼加油,用呜咽的声音对我们说:“你们是逆行的英雄,祝你们平安归来!”短短几句话,让我感动不已。我心里暗暗坚信,请你们放心,有党和人民的支持,我们一定会取得这场疫情阻击战的胜利。经过三个多小时,我们乘坐的飞机于1月28日下午一点半,降落于武汉天河机场。若大的机场冷冷清清,除了我们,空无一人,我一下子就感觉到一种凝重的气氛。

    转坐大巴去驻地,放眼看去,满眼的高楼大厦,街道上却暗沉,冷清,几乎没有行人,整个城市如死水一般,偶尔有车辆驶过,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高楼里,每扇窗户后面都有一双期盼的眼神,看着他们,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热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武汉,我们来了,有祖国各个地方的兄弟支援,你一定会康复起来,一定会重新振作起来!我们的驻地是在武汉市江岸区,武汉市足协的足球运动员公寓,这是一块相对独立区域,正好可以减少我们和外界的接触,因为一旦进了医院和病人有了接触,我们也是高危人群,需要隔离。这里有独立的食堂,但不能在食堂聚在一起吃饭,每个人打了饭,迅速离开,回自己房间吃,减少聚集的时间;每个人一间房,不能互相窜门,有事手机联系;进出门要测体温,全身喷洒消毒;开会或者通知都尽量选择在微信群里联系;一切的防护措施都是为了避免队员之间交叉感染。生活上为了便于联系和管理队员,每个地州市都要推选出一名联络员,因为我既是党员,又是我们这支小组内唯一的男同志,所以由我承担了联络员,我每天要准时统计并汇报自己队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并负责与领队联系,协调队员在生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队伍一切正常。为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的队员进行了分组,并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和工作流程的再次培训,加强对穿脱防护服的训练,以避免工作中自身被感染。
    我们甘肃医疗队支援的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这里距最早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华南海鲜市场较近,是武汉市最早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经过紧张的调整和培训,我们的第一组队人员于1月30日晚进入病区开始工作。接管了一个病区,后续的队员轮流上班,每班6小时,不到两天就轮一次。不管是在工作区域还是在生活区,大家强调最多的就是防护和手卫生问题,进病区提前一个小时到更衣区域,开始穿防护服,队员之间互相提醒,发现衣服不严密,不整齐就互相帮忙穿好,一旦进入污染区域后,手是绝对不能接触面部及其他相对清洁部位的。由于和病毒感染患者是近距离接触,病毒的传播能力很强,所以在防护上一定不能大意,千万不能因为被感染而减员,其中脱防护服更为重要,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错,不能把病毒带到队员生活的清洁区。穿上防护服工作起来有些笨拙不方便,比如护目镜起雾看不清电脑,戴双层手套打字不方便,出汗等,但这些我们觉得都不算什么,都可以克服,最大的不方便就是上卫生间。从穿防护服到交班,每个班次大概8个小时,这期间为了节省防护服,减少脱防护服时被感染的几率,很多同事都选择了穿尿不湿。在经历了一次几乎无法忍受的憋尿后,我也被迫选择了她们的做法。

    来到医院住院的新冠肺炎病人,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和恐惧,在单间隔离的情况下,担心自己无法治愈,有较大的思想压力。而且到目前为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仍然没有特效药物。我们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是以治疗并发症及其他的对症治疗为主。这时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话:“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这种环境下,安慰所起到的作用反而比治疗大。我和我的同事们根据病人的情况,总是进隔离病房,在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和病人聊天,释放他们的压力,进行心理安抚,和他们聊家里的事,聊工作,聊病情。短短的几分钟,看着他们舒怀的笑意,合十的双手,内心不由得感动,关爱的意义在这里得到升华!被誉为疫情“吹哨人”的李文亮医生,就在我们支援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去世的。那天下班刚出来就看到有护士在楼下哭泣。后来得知,那时李文亮医生正在医院被抢救。他的离去,真的使我很难过。他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医生,一个普通的丈夫,而如今却牺牲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我们工作在同一家医院,他是我们并肩战斗的战友,是他用生命去呵护生命,他用行动践约了誓言!即使在生前住院期间,他也声称等病好了后,继续去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他的离去,并没有吓退我们,因为还有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和我们一样战斗在一线,有全国人民在支持我们,我们毫不退缩,将继续沿着烈士走过的路前行!后因工作需要,我和甘肃医疗队的其余共30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这里经规划只接受重到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线。整个病区除了普通给氧和高流量吸氧的重病人外,还有上无创呼吸机和气管插管后上有创呼吸机的危重病人。上班压力和工作强度都很大。有一个来自平凉的女护士李敏在上班期间因体力不支晕倒后坚持不退岗,经休息后第二日再次要求上岗工作仍然累晕,被强制送回驻地休息。这里看不到浓情细语的关怀,听不到豪言壮语的誓言,有的只是无声的体谅和付出,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感动,自己能多干一点就让他人多休息,自己能跑动的就让别人多坐会儿,抽血气、插尿管、上呼吸机、观察病人病情调参数,下医嘱,整理病人资料,电话向家属告知病情等等……所有这些工作,一个班六个小时,能在隔离病房走1万步。脱下防护服时,前胸后背的衣服都是湿的。就在我所在的病区,有名医生整整在隔离病房待了14个小时,没有休息……

    冬将尽,春可期,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我相信,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在我们的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下,这场人间浩劫即将过去,武汉一定会好起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