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乡村振兴三点

    信息发布者:张良山
    2019-03-22 23:27:17   原创

    乡村振兴,底子是产业兴旺,底色是绿色生态,既要产业兴,也要生态美,力求神形兼备。种树作为一种低成本、可复制的改善乡村面貌的方式,可以产生优化生态、美化环境、重塑乡风等多重效应。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谋划实施了“一村万树”行动,作为振兴乡村的切入点、撬动点,目的是解决乡村较为突出的“三个缺乏”问题:

    一是村庄“缺绿”。尽管平原绿化工作年年重视、年年抓,但是“年年种树不见树”,没有很好解决村庄“缺绿”的问题。都说环境影响人,缺少绿化给乡村带来的不只是感官上美的缺失,也有心灵上的深刻影响。一个生态好、环境好、民风好的乡村,必然是绿树成荫、草木葱茏的乡村;反之,一个“缺绿”的乡村也必然是缺乏自然生机、环境魅力、文化内涵的乡村,因而村庄“缺绿”,缺的不仅是风景、风貌,也是风尚、风气,是束缚乡村振兴的一大障碍。“一村万树”就是基于解决乡村发展中绿化缺失的问题,既改变自然的生态,也改变人文的生态。

    二是村貌“缺美”。2003年6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由此拉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15年来,乡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脏乱差”现象已经大为改观。但是从建设高标准、高品位的美丽乡村角度看,特别是对照万村景区化建设的新要求,美感和品味依然不足,多数乡村建筑风格不伦不类、布局密集凌乱。还有突出的环境卫生、低端业态等问题,都是“老大难”“硬钉子”。而“一村万树”正好是一种小成本、大功效、“短平快”的环境美化方式,通过在村庄周边、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块上种树添彩,既增加了村庄绿化彩化,又能把村庄掩映在树林里,在改变村庄风貌方面可以起到“遮瑕造景”的效果,比大动筋骨式的村庄改造更节约成本,且更凸显自然风貌。

    三是特色“缺位”。如何塑造村庄特色?深层次来看,必须内外兼修、统筹兼顾,既重视形象,又要重视内涵,在景观、文化、产业上把特色塑造的文章做出来。因此,实施“一村万树”行动,绝不仅是把树种下去这么简单,实际上遵循的是“一村一品”的理念,以树来塑形、聚气、提神。种下的不仅是万棵树,更是种景观、种文化、种产业。从景观上而言,要求各村以一种树为主,规模达到万余棵,这就是特色;从文化上而言,榉树村、楠木村、桂花村等“万树村”本身就是村庄文化品牌,这也是特色;从产业上而言,有了景观和文化,就为发展观光、旅游、养生等产业奠定基础,这更是特色。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